雙11的高潮期剛過,返場期隨之而來,這一場屬于2025的雙十一大戰還沒結束,但紹興柯橋窗簾商家張姐今年卻顯得氣定神閑。她的店鋪在雙11期間訂單量暴增150%,其中不乏來自偏遠鄉鎮的訂單,但往年的“售后焦慮”并未重現。這背后,是奇兵到家帶來的底氣。
“以前雙十一的售后是最頭疼的,”張姐回憶道,“自建安裝團隊覆蓋范圍有限,外地訂單只能臨時找零散師傅,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客戶投訴測量不準、安裝拖延、甚至因墻面問題坐地起價,差評和退貨接踵而至,辛苦賺來的利潤大半填了售后的坑。”

轉折發生在與奇兵到家合作后,據張姐介紹,改變是立竿見影的,這個決策讓她在今年的雙11徹底翻身。
訂單發到哪,師傅在哪找
奇兵到家平臺380萬+專業師傅覆蓋全國99.5%區域至村鎮,幫助商家徹底打破服務半徑限制。張姐記得前幾天那單發往云南騰沖的訂單,“放在以前肯定不敢接”,但下單后3秒內系統就通知附近1000名師傅搶單報價,1小時內就有師傅聯系預約上門,第二天便上門完成了安裝。“西藏、新疆的訂單現在照接不誤,反而成了利潤增長點。”雙11期間張姐店鋪的異地訂單量同比增長40%,再沒因地域限制放過一單。

服務標準化,好評率自然漲
平臺師傅均通過大數據篩選和專業資質認證,從異形窗測量到電動軌道安裝,各類復雜工藝樣樣精通。最讓張姐放心的是標準化流程:上門前預約;上門自帶鞋套、檢查貨品、拍照留存;完工清理現場、并耐心指導客戶使用、客戶驗收、簽字拍照留存、對師傅打分評價等,服務前中后期全程可追溯。數據顯示,接入平臺后她的店鋪好評率不斷上漲,糾紛率下降近半。“這種高效與專業,是我們自營團隊難以在全國范圍復制的。”張姐夸贊道。

成本降45%,利潤看得見
奇兵到家首創的“自己定價”讓張姐掌握了定價自主權。她可根據訂單選擇“一口價下單、報價下單、自己定價”模式,告別傳統外包的層層加價,做到精準控制成本。更關鍵的是,平臺無需預存,按單結算。張姐算了一筆賬,把售后全托管給奇兵到家后,售后成本較之前平均節省了45%。“省下的都是純利潤,現在售后這場仗打得又猛又穩。”

張姐看了看今年雙十一截止到目前的數據,銷售額再破新高,售后零差評。“以前是跪著賺錢,生怕售后出岔子;現在是站著賺錢,只管把產品做好。”窗外,輕紡城的物流車依舊繁忙,但屬于家居電商的焦慮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快速找師傅,就用奇兵到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