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由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總協)主辦,《中國管理會計》雜志、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協辦的2025管理會計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頭部民營企業、管理會計業界學界的領導專家,以及會員單位代表和征文作者近400人齊聚一堂,聚焦“復雜環境下企業戰略與管理創新“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論壇由《中國管理會計》雜志編委、源星資本創始人卓福民,中總協副會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王立彥主持。

中總協劉紅薇會長在歡迎致辭中表示,本屆論壇主題為“復雜環境下的企業戰略與管理創新”,與會嘉賓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對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地緣政治沖突、國際貿易摩擦等問題頻發,外部環境變化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探討企業如何在這一復雜和嚴峻的外部環境中,通過戰略變革與調整,管理制度升級與優化,管理會計工具方法的應用等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創新,快速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與變化,提高價值創造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是本屆論壇的目的和希望實現的目標。與會的很多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專家將圍繞這一目的和目標進行主題發言和研討,共同為復雜環境下企業戰略與管理創新獻計獻策。

中國財經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許正明在致辭中系統回顧了《中國管理會計》雜志創刊8年來的發展成就。他指出,面對數字化時代的新要求,將從三個維度全面提升雜志傳播力與影響力:一是深耕內容質量,筑牢核心競爭力,建立"專家評審+讀者反饋"雙機制;二是創新傳播渠道,拓寬覆蓋邊界,建設新媒體矩陣,推出短視頻解讀、直播訪談等多元產品;三是強化品牌建設,提升國際話語權,加快推進雜志英文版的國際化進程。他誠懇呼吁學界專家、企業界朋友、廣大同仁攜手講好中國管理會計故事。

中總協總顧問、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發表主旨演講。他肯定了2014年以來我國管理會計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深刻分析了以“大智移云”尤其是人工智能對管理會計的深刻影響。他表示,2018年中總協前瞻性地聚焦“大智移云”,探討數字時代管理會計與新技術融合的趨勢,發揮了較好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如今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大智移云”在制造業、金融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正在重塑整個產業格局,也改變了企業的管理體系。“人工智能+管理會計”是下一步管理會計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希望中總協繼續發揮行業組織的引導作用,推動“大智移云”與管理會計實踐深度結合。

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王東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新形勢下推動管理會計應用和創新變革,是關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宏觀層面,推動管理會計創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產業層面,管理會計創新是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主要抓手;治理層面,管理會計創新是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實基礎。新形勢下管理會計創新要以《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為藍圖,在理念、方法、技術和機制上進行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構建戰略引領、數據驅動、業財融合、價值共創的現代化管理體系。推動管理會計創新需要社會各界的協同發力。面向“十五五”,我們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對于管理會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讓管理會計在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展現更大作為,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貢獻會計力量。

在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周松以“加快財務轉型變革 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結合中國石油的財務轉型實踐指出,管理會計是財務轉型變革的核心引擎,依托管理會計,財務工作能夠革新定位支撐戰略發展,優化經營釋放價值潛能,賦能管理激活數智基因。他詳細分享了中國石油在強化戰略解碼、優化經營管理、深化業財融合、激活價值創造、構建風險防控屏障等方面的五大創新實踐,對中國石油建設世界一流財務體系進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實施路徑。

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守川在"金融助力企業戰略制定與管理創新"主題演講中,提出了"四融并舉"的全面金融服務新范式。他指出,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產業鏈供應鏈深度重構的新形勢,企業的需求正變得空前立體和多元。工商銀行將加快構建全面金融解決方案(CFS),通過融資、融智、融技、融通的協同推進,為企業提供六大綜合服務:全球司庫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科技金融解決方案、人工智能賦能解決方案、投行融智解決方案和銀團貸款解決方案,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更強勁的金融動能。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副會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許定波教授在主題演講中,聚焦“當前的宏觀挑戰與管理會計創新”,以獲得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三位經濟學家的主要觀點——“如何把技術進步轉化為經濟的增長”“實現持續增長需要破壞性的創新”為切入點,分析了西方國家是如何通過“破壞”來實現經濟增長的,并解讀了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挑戰。他結合相關數據以及小米、海爾、四方光電等企業的創新實踐指出,中國經濟的出路是創新,管理會計要打破邊界,支撐企業創新發展,賦能企業價值創造,以更好地應對宏觀挑戰。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柴艷麗以“擁抱數智變革——以價值創造型財務賦能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分享了國投集團推進財務數智化面臨的轉型挑戰、破局實踐以及未來方向。她首先分析了多元化企業管理會計落地的三大共性壁壘:系統貫通難、數據治理難、業財融合難。針對這些難題,國投集團通過構建統一數據底座、實現財務共享全覆蓋、風控全嵌入,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國投將從數據資產應用、風險預警、業財融合、共建行業標準平臺等方面深化數智賦能,助力企業平穩應對經濟周期的波動,攜手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效能,促進高質量發展。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呂長江教授在"管理會計創新賦能:基于近15年商業實踐的分析"主題演講中,系統梳理了我國管理會計的三階段演進路徑。這三個階段分別為:消費互聯網的黃金時代(2011-2015)、技術驅動漸成主流(2016-2020)、硬科技擎旗與新質生產力崛起(2021年至今)。他梳理了每個階段的時代特點及其對商業發展的影響,結合京東、阿里、小米、愛奇藝等企業的成功實踐案例,深入分析了不同階段管理會計的創新賦能作用。同時展望了未來五年管理會計的創新賦能趨勢:從"價值鏈"到"價值網"、從"單維成本"到"技術路線價值圖"、從"年度預算"到"實時場景預算"、從"人找數據"到"數據找人"、推行"韌性綜合管理"體系、從"財務人才"到"價值架構師"。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魏代森聚焦“人工智能賦能管理會計創新與實踐”主題,指出應用人工智能加速創新,需要重點關注四個方面:第一,人工智能不等于大模型,企業需要的是“判別式AI+生成式AI”的復合能力;第二,數據治理是AI落地的生命線,高質量數據決定AI應用上限,人工智能競爭進入數據戰階段;第三,AI與企業應用間存在“工具鏈斷層”,需構建數智底座;第四,搭建智能體成為企業應用AI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AI數智底座+AI原生軟件+智能體”三層架構,能夠解決人工智能應用落地難題,推動財務數智化轉型邁向數據驅動、智能主導的新階段,實現智能財務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優化,幫助企業實現數智化躍遷。

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生育新圍繞“數智化變革和財經數智化”主題,梳理了數智化變革的背景、過程與目標,指出數智化轉型涵蓋發展理念轉型、領導力轉型、組織結構轉型和技術能力轉型,并針對RPA、云計算、區塊鏈等常用的數智化技術,分析了其應用場景和應用優勢,展望了會計行業數智技術應用趨勢。同時分享了協鑫集團的財經數智化轉型實踐,指出隨著職能拓展,財務須跳出自身職能范疇,通過探索數智化應用,為企業提供數智化的業務支持和經營決策支持。

北京工商大學原副校長謝志華教授在"論企業業財融合的四層結構"主題演講中,系統闡述了業財融合推動價值創造的演進路徑。他提出,業財融合可以分為四個層級:第一層級是一切業務都要實現價值,強調業務活動的價值導向;第二層級是所有主體都應實現價值,關注組織內部各責任中心的價值創造;第三層級是高效使用資源以實現價值,著重資源配置效率;第四層級是供應鏈協同實現共生價值,追求生態系統的價值最大化。

論壇設置了兩場圓桌討論,第一場圓桌討論主題為“國企制定‘十五五’規劃財務戰略的基本導向與核心主張”,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湯谷良主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王錕,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安宜,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李連清,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傅俊元,上海財經大學教授潘飛參加討論。嘉賓們圍繞“十五五”規劃中體現“支撐戰略、支持決策、服務業務”的戰略財務主張、實現數智財務管理體系的迭代升級、穿透式財務管控制度如何落地等方面分享真知灼見,為國企制定“十五五”財務戰略貢獻智慧。

以“智贏未來:AI賦能管理會計,解鎖數據驅動決策新潛能”為主題的第二場圓桌討論,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智能財務研究院院長劉勤主持。上海交通大學總經濟師王光艷,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建華,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田高良,匯付天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金源,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會計師董養利參加討論。嘉賓們認為,AI正從"工具輔助"走向"決策伙伴",企業需在數據治理、組織變革、人才培養方面系統布局,真正實現"數據驅動決策"。

優秀論文報告環節由南開大學劉志遠教授主持,本屆論壇優秀征文作者代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張柴、中國兵器北方光電集團有限公司白曉燕、江蘇道金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盛豐、中國兵器工業試驗測試研究院楊博分別就全面預算管控、公立醫院管理會計體系、“燈塔工廠”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數據資產價值創造等主題進行分享,以新思考新成果展現了管理會計理論研究與實務創新方面多元發展的學術氣象。

本次論壇還特別設置了《中國管理會計發展理論與實踐(2014-2024)》一書發布環節。該書編委會主要負責人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原院長、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學院第一副院長李扣慶表示,本書是財政部會計司委托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牽頭,聯合中總協、ACCA及相關專家共同編寫,內容時間跨度從2014年至2024年,完整覆蓋了財政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來的十余年發展歷程,從制度體系建設、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理論研究、應用實踐以及國際經驗等六個維度,系統總結了過去十多年中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成就,用豐富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為讀者呈現一幅完整的管理會計發展全景圖。
本次論壇來賓中上海民營企業代表——新滬商聯合會,由嚴健軍會長帶隊專赴北京參會,并由民營企業分會卓福民會長主持會議,充分展現了當前優秀民營企業對于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視以及對于未來企業戰略與管理創新的關注。

嚴健軍 新滬商聯合會會長,致達集團董事長

卓福民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特邀副會長、民營企業分會會長,源星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

吳駿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綜管辦主任、民營企業分會執行會長,上海管會教育培訓有限公司董事長

新滬商聯合會代表與領導、專家合影
最后,王立彥教授作論壇總結并致謝。
鋪石以開大道,篳路以啟山林。中總協管理會計論壇以推動管理會計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傳播與創新發展為己任,致力于搭建管理會計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政產學研交流與研討平臺之一,探索中國管理會計發展之路,助力企業決策、公共管理和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
管會教育有幸參與這一偉大事業,公司直接培訓會計人才超過15萬人,宣傳間接覆蓋30萬人,見證了中國管理會計的跨越式發展,也貢獻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成功舉辦六屆。浪潮通用軟件有限公司作為首席支持單位、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支持單位,對本屆論壇給予了大力支持。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將提升管理會計助力復雜環境下企業戰略與管理創新的能力,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