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慷慨,是喝到一杯好茶,想告訴別人,這茶好喝,香高,味濃,你要不也來一杯。
分享是一門有門檻的藝術,不僅要調用你的知識儲備,還需要結合你的語言表達,背后潛藏著的是你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你解構事物的方法,評判事物的標準,無一不從側面流露你的學識與價值傾向。

就從喝茶這件事來看,有的人關注的是茶葉本身,有的人關注的是喝茶的情趣,前者中意的是物,后者中意的是情。
物有物的趣味,物趣是工匠精神的延展,分享一片葉流轉到杯中的歷程,是一名制茶人的驕傲。
從四時氣候中摸索軌跡,于廣袤原野里甄選芽葉,萎凋、揉捻、發酵、干燥。不斷精益求精,嚴苛把握溫度與濕度的變化,歷時數日,造就一口鮮爽。追求的不僅是物,而是一種嚴謹的生活態度。

喜歡喝茶情趣的人,關注的多半不在于茶,而在于喝茶的氛圍與人,“紅泥小火爐,且將試新茶”,氛圍是喝茶人一言一語營造起來的,談天說地,說得是故事,講的是道理。
新茶也是茶友堪各地上品,優中選優,從大江南北,一山四季中,挑出來的新貨,新貨可以是當季新產,也可以是藏友的個人私儲,總之,分享出來,定是交心之舉,想博得眾人喜歡。

我國一年四季皆可采茶,因此一年四季皆有新茶。以季節命名,即是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春茶芽葉柔嫩,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口感更為豐富,是一年中茶葉采摘量最多的,約占40%。其維生素、黃酮素、氨基酸含量較多,多用于制作綠茶。春茶期間一般無病蟲害,無需農藥,品質最佳。
夏茶與春茶相比,香味略淡,澀味稍重,茶芽較粗老,茶葉中的氨基酸、維生素較少,花青素、咖啡堿、茶多酚含量較多,多用于制作發酵茶,如紅茶。茶多酚會在發酵中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湯色金紅,滋味香醇。
秋茶滋味平和,澀感低,較清淡,可制作綠茶,因秋日氣候漸涼,綜合茶性位于春茶與夏茶之間。同時,因秋茶臨冬,茶樹會進入休眠期,一遍會有三個月左右無新茶上市,此外,秋茶價格一般低于春茶,老茶友多會進行一輪囤茶。
冬茶的苦澀味較弱,茶味細膩,又稱冬片,屬淡香型茶葉。采摘受地域和樹種局限,在臺灣一帶較多。一般茶農為使茶樹調養生息,冬季多不采摘,但近年,由于氣候變化,茶產區四季不明,茶樹休眠期逐漸縮短,冬茶也逐漸出現。

喝茶本是一件樂事,無需甚解,略知即可,過于考究,難免失了情趣,但若因不入門,讀不懂其中精妙,缺了層次,不解風情,囫圇吞棗,難免可惜。
喝茶的物趣在茶,喝茶的情趣在于人,人與茶的關系,千絲萬縷,在千百年來的制茶、飲茶過程中,逐漸積累,互相滲透,不斷在人與人之間、茶與茶之間,分享、傳遞,形成宛若游絲卻確切可循的文化線索。
寄情于茶,以茶表情,有茶友,喝茶才有意義,沒有茶,何以寄情懷?即刻起,約二三茶友,分享好茶,獨樂樂怎抵眾樂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