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在“民以食為天”的傳統觀念中,“食”的功能不僅僅是裹腹,更能成為人們傳遞情感的紐帶。11月24日,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來臨,為爸媽下廚成為了孩子們表達感恩之心的選擇。近日,由康師傅發起的“2022年康師傅關愛下一代食安守護行動”中,康師傅與未來網聯合策劃的專題活動——“我為爸媽做碗面”線上作品征集,也為孩子們傳遞感恩之心搭建了橋梁。
“百善孝為先,我為爸爸媽媽做碗暖暖的面,愿時光環流,留住每一份美好。”“我是一名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為爸媽做面,在爸媽的輔導下,成功的做好了!”“爸爸平時工作很辛苦,每天都早出晚歸。今天我利用休息日的時間,親手為爸爸做了一碗愛心面。”

把荷包蛋煎成愛心的形狀、將彎曲的方便面裝飾成媽媽的卷發、用酸辣牛肉面疊加午餐肉和芝士片做成海綿寶寶的樣子,在征集活動中,孩子們使用方便面作為基礎食材,學習烹飪、發揮想象,用屬于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父母的愛與感恩。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征集青少年為爸媽做面的作品,加強親子互動,引導青少年關注飲食健康與食品安全。活動于11月16日至12月8日期間在“紅領巾集結號”微信公眾號發起征集,通過圖片、視頻的形式紀錄孩子下廚的過程,上傳作品進行票選,最終參考美食制作程序的合理性、歡迎度等因素排名,前100名制作者將獲得活動紀念冊。迄今,征集活動上線一周的時間里,報名人數近1600人、投票人次超3.8萬、訪問達31.3萬。
從校園課堂到家庭廚房,為了培養青少年的食安意識,此次除了“我為爸媽做碗面”的線上作品征集活動,康師傅還走進校園,開展了“食安科普進校園“、”開設公益課堂“等一系列活動,線上線下齊聯動,全面啟動“2022年康師傅關愛下一代食安守護行動”。一方面,學生學習食安知識后,進行實踐應用,能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在線下,老師積極鼓勵孩子參與線上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參與,使得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在一起。

近年來,康師傅高度關注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聚焦青少年食安意識的培養,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除了本次活動外,康師傅還曾舉辦“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公開課”、“食品安全科普挑戰答題賽”等活動,致力于讓青少年在輕松有趣的氣氛里學習食安知識,健康成長。
為愛下廚,暖胃暖心,本次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科普食品安全知識,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又增強了親子間的互動溝通,全面守護孩子健康成長。感恩于心,知恩于行,在這個感恩節,康師傅為孩子們搭建起了親子溝通的橋梁,我們期待有更多的孩子能加入到活動中來,分享更多關于“感恩”的故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