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顧名思義,就是對某一事件或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最終達到預定目標的行為。而國有企業中的監督活動,即是對企業管理的再管理,是促進管理提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舉措。當前,由于監管不到位,國有企業成為了腐敗易發多發的領域,給國家帶來較大的損失。文章結合當 前國有企業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強化監督、提升管理水平進行初步探討分析。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著力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對國企領導班子的監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是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客觀要求,也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更是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的內在需要。
一、 強化國有企業監督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全、要害在嚴,重點在治。當前,國有企業在管黨治黨中 或多或少還存在黨委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 紀委監督責任落實不等的問題,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 失之于軟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黨員領導干部紀律規矩意識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甚至我行我素、頂風違紀。這些問題充分暴露出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任務依然嚴峻, 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緊抓不放。
(二)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是落實黨內監督的重要舉措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提出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因此,國有企業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部門要科學運用好“四種形態”,對黨員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發現、早糾正、早處理,防止“小病”養成“大病”。
(三)強化國有企業監督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對企業來講,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是保證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產的經營管理者,承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及預防國有資產流失的重大責任。實踐證明,國有資產流失雖然影響因素很多,但內部監督缺位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 強化企業內部監督,不僅能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更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股東增值、企業增效、員工增收的重要舉措。
二、國有企業監督存在的不足
多年來,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轉型發展過程中,雖然對企業內部監督管理高度重視,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了監督管控體系,但就其有效性而言,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監督機制尚不健全
在企業內部管理上,雖然有各種監督制度和措施,但還有一些制度本身不完善、不科學,針對性不強、可操作性差,對監管的具體環節要求不明確、不具體, 導致這些制度執行不到位, 削弱了 制度的權威性,沒有形成應有的約束力和威懾力。
(二)內部監督力量薄弱
當前,企業內部監督主要以紀檢監察、內部審計、巡視巡察監督為主,一般以問題線索調查、專項檢查、責任制考核、離任審計、重大專項審計、巡視巡察等為切入點,相關主責管理部門的管理監督職能未充分發揮,監督沒有形成合力,缺乏聯合協調開展監督的頂層設計,監督效果不理想。
(三)重業務輕監督的現象依然存在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重業務輕監督的觀念還未得到根本轉變,認為只要經營業績好,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企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甚至有的企業監督部門或多或少還存在不會監督、不敢監督、聚焦主責不夠,把更多精力投到了 行政工作中,主動監督意識不強,監督責任履行不到位的現象。
(四)民主監督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客觀上大部分職工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和重大決策部署不了解,更多關注與自身有關的熱點問題,對企業的經營狀況更是知之甚少,導致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水平與企業發展不適應,同時由于職工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不高,民主監督作用未能有效發揮。
三、加強國有企業監督管理的對策
(一)促進黨內監督和內部管理監督深度融合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新時代,黨在國有企業中的地位絕不能弱化,要進一步健全、落實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決策的體制機制,保證黨的路線、方針、 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在企業的貫徹落實,防止、減少企業內部重大決策失誤,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在國有企業治理中,要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結構中,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促進黨內監督和內部管理監督深度融合,構建起目標統一、上下聯動、資源共享的監督機制,將監督重心下沉、關口前移,促進企業依法依規經營,實現安全穩健發展。
(二)整合資源推動形成大監督格局
要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將監督融入企業管理流程,使監督工作成為企業管理制度的一部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目前,國有企業內部的監督主體較多, 由于監督側重點不同,各自為陣, 監督力量分散,監督效果未能充分發揮。因此,一方面,要做好頂層設計,整合紀檢監察、內部審計、監事會監管和職工民主監督等資源,將黨內監督與職能監督、專職監督、管理監督等結合起來,進一步強化監督合力,使監督融入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真正實現監督不留死角;另一方面,要加強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 通過定期召開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對企業領導人員履職情況進行民主測評,將測評結果作為干部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堅持做好廠務公開工作,維護廣大職工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充分發揮其民主監督的作用。
(三)健全現代企業內控機制
一是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當前,國有企業在內部審計方面,還存在審計獨立性不強、審計結果運用不夠、審計信息化建設嚴重缺乏、審計合力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大多設在企業內部,并直接對企業經營管理層負責,這將導致內部審計人員獨立性的喪失,使內部審計范圍不廣,難以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班子重大決策,最終難以作出客觀的判斷。因此,必須徹底改變內部審計部門向企業經營管理層負責的現狀, 可以將審計部門單設或向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班子層的監督,使內部審計作用充分發揮,滿足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要求。
(四)發揮新媒體監督的優勢
在新時代,新媒體有自身特殊優勢,國有企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不斷強化新媒體監督功能,發揮其正確的引導作用, 為促進國有企業管理水平提升、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一要強化宣傳教育,對利用新媒體進行監督的方式方法進行廣泛宣傳, 提高廣大職工關注度,鼓勵企業全體職工加入監督隊伍,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二要健全制度體系,推進新媒體監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通過建立健全監督舉報、受理、問題線索處置和反饋機制,不斷暢通監督渠道,提高工作效率。三要注重反饋時效,紀檢監察部門要與宣傳部門及時溝通對接,加強與監督者的互動,為監督者提供政策、法規等方面知識的幫助指導, 確保監督精準到位。(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鐵路運輸處:盧維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