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

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是著力解決資源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有序發展的必然選擇;是負責任的大國擔當。此舉必然會帶來一場廣泛的經濟、社會、系統性的變革,在雙碳背景下儲能產業將擔起重要的角色。伴隨著儲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儲能技術更新迭代,儲能應用不斷創新,儲能安全已成為制約儲能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7月12日,由(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聯合中國生產力學會、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投資協會、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聯合舉辦,海口安博爾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中國儲能技術、安全、投融資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在北京中關村北京湖北大廈隆中廳圓滿舉行。

(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副理事長、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兼節能減排中心主任、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碳中和與農業生態安全工作委員會主任、華能工程咨詢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華能能源交通產業控股公司原副總經理王凡主持會議。
在座談會現場,來自國家相關部委的領導,以及儲能企業、金融行業、司法部門、大學教授、科研單位、行業協(學)會和軍界代表,共計60多位領導、企業家、專家學者,圍繞儲能技術、安全、投融資與產業發展的主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

座談會上,海口安博爾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林,作了以《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電池是解決新能源應用領域安全高效的最佳選擇》為題的主旨報告,就目前新能源產品在市場應用中存在的五大痛點問題:續航里程焦慮、燃燒爆炸顧慮、低溫低效憂慮、充電時間苦慮、循環壽命遠慮等困擾及技術瓶頸做了深刻的介紹與闡述;就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技術優勢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做了詳盡的說明,并且對市場前景做出了展望。據悉,安博爾公司的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技術從鋰電池應用問題出發,前瞻性的選擇疊片式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技術路線,通過智能激光切割技術、大極片疊片技術、焊接技術、封裝技術和電解液加注、聚合等關鍵技術,通過高倍率放電技術、大容量電池生產技術、溫度均一控制等工藝技術的突破,開發出大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倍率、超低溫性能系列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各項技術指標居世界領先!該技術從材料配方、工藝制造、到系統集成和產品應用,均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2018年獲得科技部技術評價和工信部成果證書,2020年7月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專刊向全國推廣,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等四部委先進技術目錄;并進入國家發改委綠色產品推廣目錄。展望未來,一定能夠助力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為世界低碳貢獻中國智慧。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鄭新立主任,與劉林董事進行了深入交流,就安博爾電池技術、市場推廣與相關領域合作等問題給出了指導性意見。交流中重點提到:隨著溫室效應累積,全球氣候變暖不斷危害著自然生態平衡, 給人類生存帶來嚴峻威脅;為迎接挑戰,各主要國家都把發展推廣新能源作為重要手段;國內汽車產業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發力點,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生產上也做出了矚目的成績。產業發展更迭的同時,對動力電池的技術與應用也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未來產業將高度重視動力電池,特別是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推動汽車產業進入純電動時代的關鍵引領作用。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的突破,不僅對汽車產業會帶來革命性變化,同時對國民經濟、能源安全、氣候和環境產生戰略性影響。對此國家未來在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中要加強政策的引導和驅動,加快形成產業政策與重大工程建設的協同推力。

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黨組成員、(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尹成杰在講話中提到:“中國十四五規劃特別重視新能源的創新和發展,任務很重,同時給新儲能技術提出新任務、新要求。未來能將技術創新、管理制度、制度創新和儲能技術創新統籌起來,協調起來,才能夠推進十四五新能源的創新發展。同時,儲能技術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當中也潛在巨大的市場需求,怎樣替代在農業機械當前還用石化能源,是當下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減少了石化能源消費,是有利于節能減排,符合當前鄉村振興政策,有利于減少土地生態環境的污染,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與農業生產。鑒于安博爾公司的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安全和高效能方面的優秀表現,今后要在我國農業機械電動化上多下功夫,創出佳績!

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目標保障大隊總師孔向華將軍指出,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當今世界以汽、柴油為主體的能源最大的消耗國,也是當今世界原油、糧食、能源最大的進口國。安博爾公司的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本質安全和高效能在各軍兵種的優秀表現,例如,在零下70°的優良工作狀態以及高功率放電為我軍武器賦能,提升戰場空間;利用電驅動實現“靜默”與“隱身”行駛,實現戰車打擊的突然性,提高戰場生存能力;高達200C放電倍率的大功率高性能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的尖端重器等等,為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其安全高效的儲能系統為我國和我軍提供戰略能源安全和高效能源儲備;GW級儲能是真正的大國重器,安博爾1GWh儲能電站占地面積僅需15畝地下空間,可為國家年儲備原油16.8萬噸。下階段應結合國家和地方政府相關政策,引領推動各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抓住機遇,趁勢而為,加快新能源的建設和儲備工作,并加強與軍民融合辦公室合作,通過軍民融合辦協調,促進該技術在軍事領域與地方民用市場領域超常規發展。

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社會司司長、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原司長、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中建投董事長、(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顧問楊慶蔚,國家統計局中國生產力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國際信托公司監事長、(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顧問、著名風險投資專家王進才,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副秘書長曾建平,中國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高工許江風,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國能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儲能開發事業部總經理李軍,國電投集團原資本市場總監關綺鴻,國家發改委中國戰略性新型產業聯盟秘書長陳東升,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雷等嘉賓,在座談會上緊密圍繞會議主題,從不同角度或側面發表了重要意見。

中共中央《求是》雜志社原副秘書長魏天順,中國海油集團科技信息部原總經理、國際公司董事、南海分公司董事王同良、(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聯合發起人耿健鑫、人民日報數字傳播碳中和研究院院長宋明霞、北京海陸經濟發展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喬紅、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減排中心副秘書長兼海南海科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美娟、全有實業(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閻斐瑜、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科技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副秘書長王立社、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項目發展處副處長石磊、中國航天錢學森創新委員會委員趙江南、北京圣納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蘆志剛等嘉賓參加座談會。

鄭新立主任指出:為實現“雙碳”的目標,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能源的核心在儲能,安全高效的儲能離不開安全高效的電池系統。安博爾公司這樣的民營企業,十數年磨一劍革命性的創新突破了大容量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技術,實屬不易,安博爾公司有這樣的技術成果表現,對這種精神我們表示敬意。未來也期望技術不斷創新,產品價值能夠盡快得到實現。
鄭新立主任總結了本次座談會的五大成果:一是成立“中國儲能技術、投融資與產業發展”課題組,調研考察報告通過不同渠道報送有關部門;二是由(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聯合中科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中科大、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生產力學會、中國投資協會、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聯盟等機構,共同發起“中國儲能技術、投融資與產業發展聯盟”;三是加大投融資力度,建議國家產業基金對項目進行支持,發起成立地方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四是建議國家、各省在項目上給予等產業政策、科技、資金等方面支持;五是建議深圳市對“海口安博爾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博澳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產業發展、土地、資金、稅收、營商環境等方面給予具體支持,保障軍工產品質量及科研項目如期完成。

7月28日,“2022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高峰論壇”在海口北京兩地隆重舉行。

開幕式上,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國務院國資委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武保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陳進行,(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理事長宋亞平、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秘書長王凡、中國三峽集團原總經理助理王錦程、海南天宇科技集團董事長吳智、(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聯合發起人耿健鑫、海口安博爾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林、海南海科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等支持、參與下,在線上線下眾多嘉賓的見證下,“中國儲能技術、投融資與產業發展聯盟”圓滿啟動。
“中國儲能技術、投融資與產業發展聯盟”的正式啟動,是我國儲能產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標志著以企業為主導推動我國儲能產業發展,落實國家科技戰略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必將成為我國現代能源體系中,保障能源安全,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碳中和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三亞國際消費研究院供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 造成8000余人喪生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8日通報,迄今世衛組織收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萬例,造成8000余人喪生;為遏...